和風送暖,綠意盎然,憑借技術領先的智能製造解決(jue) 方案、豐(feng) 富的智能工廠建設經驗,G22恒峰股份成功獲得用戶的認可,一舉(ju) 承接江蘇華電句容煤炭儲(chu) 運工程數字一體(ti) 化輸卸煤生產(chan) 管理係統項目,打造智能儲(chu) 運碼頭樣板工程。
江蘇華電句容儲(chu) 運有限公司是中國華電集團公司戰略規劃的“八個(ge) 港電、煤電集群之一”和“具有輻射功能的三個(ge) 煤炭儲(chu) 運中心之一”,項目是江蘇省規劃的六大煤炭中轉應急儲(chu) 備基地之一,既為(wei) 句容二期配套,同時也作為(wei) 專(zhuan) 業(ye) 煤炭碼頭向社會(hui) 提供公共服務。
碼頭岸線全長717米,陸域建設2個(ge) 4.4萬(wan) 平米、存儲(chu) 能力58.5萬(wan) 噸的全封閉堆場,整個(ge) 係統集煤炭中轉、摻配和儲(chu) 備三大功能於(yu) 一體(ti) 。項目設計年吞吐量1580萬(wan) 噸,實際吞吐能力逾2400萬(wan) 噸。在建2個(ge) 5萬(wan) 噸級卸煤泊位(水工結構按7萬(wan) 噸設計)、1個(ge) 1萬(wan) 噸級裝船泊位(2個(ge) 3000噸泊位),設計卸船、裝船能力均為(wei) 6000噸/小時。生產(chan) 係統按照標準化的中轉物流基地要求,配套建設完備的自動采樣、計量、摻配係統。儲(chu) 運項目於(yu) 2016年9月開工建設,在2017年末完成交工驗收,2018年初通過驗收,正式成為(wei) 對外開放口岸。
G22恒峰股份智能儲(chu) 運碼頭解決(jue) 方案,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虛擬現實、雲(yun) 計算、移動應用等技術,融合碼頭輸卸、生產(chan) 等全過程,通過打造基於(yu) 大數據的全方位的一體(ti) 化運維管理平台,實現碼頭儲(chu) 運的智慧管控與(yu) 運維。結合用戶自身規劃需求,不斷優(you) 化建設一個(ge) 高效、安全、經濟的碼頭運儲(chu) 生產(chan) 工程,實現用戶經濟效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