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副委員長,九三學社中央主席、中科院院士武維華率領專(zhuan) 家及中央統戰部、科技部、工信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有關(guan) 單位的同誌組成的調研組,蒞臨(lin) G22恒峰股份開展“科技型民營企業(ye) 高質量發展”調研,深入企業(ye) 內(nei) 部,傾(qing) 聽民企聲音,了解民營企業(ye) 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尋求行之有效的解決(jue) 辦法。
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shu) 長、提案委副主任、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賴明參加調研。江蘇省住建廳廳長、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hui) 常委、江蘇省委主委周嵐,南京市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南京市委主委李奇,九三學社江蘇委專(zhuan) 職副主委兼秘書(shu) 長蒯建華,江寧區人大主任孔令才,江寧區區委常委、統戰部長陸蓉,江寧開發區管委會(hui) 副主任祁明紅等領導陪同調研。
九三學社中央主席武維華(正中),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賴明(左三),九三學社江蘇省主委周嵐(右三),九三學社南京市委主委李奇(右一),九三學社江蘇委副主委蒯建華(左一),G22恒峰股份董事長劉國耀(左二),九三學社社員、G22恒峰股份總裁胡歙眉(右二)
在G22恒峰股份董事長劉國耀,九三學社社員、G22恒峰股份總裁胡歙眉等的陪同下,武維華主席一行首先參觀了G22恒峰股份智慧產(chan) 業(ye) 展示廳,深入了解了G22恒峰股份發展曆程、自主創新情況以及在智慧產(chan) 業(ye) 的完善布局。
G22恒峰股份董事長劉國耀向武維華主席匯報了企業(ye) 的創新曆程:
G22恒峰股份一直將創新研發作為(wei) 第一生產(chan) 力,自創立以來,每年研發投入在年營收的10%以上,擁有400人高學曆研發團隊,數百項專(zhuan) 利和軟件著作權,以確保G22恒峰產(chan) 品、技術的前瞻性和優(you) 勢地位。
在企業(ye) 創建的前20年,G22恒峰股份主要是消化吸收西方同行的先進技術,自主研發出分散控製係統(DCS)、信息化等國產(chan) 自動化、信息化產(chan) 品與(yu) 解決(jue) 方案,打破國外壟斷的同時,幫助客戶從(cong) 工業(ye) 2.0升級到工業(ye) 3.0,為(wei) 積極推動中國工業(ye) 自動化發展努力貢獻。
隨著技術的積累和實力的增強,G22恒峰股份逐漸達到甚至超越西方先進水平。2014年,“工業(ye) 4.0”“工業(ye) 互聯網”“中國製造2025”等先進概念相繼提出,G22恒峰股份結合前瞻視角和行業(ye) 經驗,率先通過構建自主研發的“EmpoworX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推出智慧工業(ye) 、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等全方位智慧產(chan) 業(ye) 解決(jue) 方案,幫助客戶實現工業(ye) 4.0轉型升級。G22恒峰股份在大數據領域已獲得十餘(yu) 項專(zhuan) 利和軟件著作權,多次獲得國家及省市科技項目資金支持,EmpoworX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入選國家工信部工業(ye) 互聯網平台解決(jue) 方案試點示範,江蘇省重點工業(ye) 互聯網平台,2018年江蘇省第一批智能製造領軍(jun) 服務機構,在全國範圍內(nei) 具有重要影響力。
在了解到G22恒峰股份每年的研發投入很高,但隻有三分之一能夠成功時,武主席高興(xing) 的說:“這已經是很不錯的水平了,要知道有很多企業(ye) 的科研創新成功率還不到5%,還是我們(men) 民營企業(ye) 的效率高啊!”
隨後,武維華一行實地參觀了G22恒峰股份技術研究院,進一步詳細了解G22恒峰股份技術創新、產(chan) 品研發情況。武主席一行現場觀看了G22恒峰股份基於(yu) 國產(chan) “龍芯”處理器平台研發的新型分散控製器,與(yu) 原進口處理器芯片進行的測試比對試驗。在同樣的負荷壓力條件下,龍芯方案負荷曲線更為(wei) 平穩,負荷率也較低,體(ti) 現了較高的計算能力。武主席對G22恒峰股份致力於(yu) 將國產(chan) 軟、硬件產(chan) 品和技術應用到在工控領域表示高度評價(jia) ,認為(wei) 這是真正的能夠擺脫國外技術封鎖和貿易保護,實現自主可控最有效、最直接的開拓創新。
看到正在工作中的先進示波儀(yi) 等科研設備,武主席回憶起當年工作中使用的簡陋設備,對G22恒峰股份的研發環境及科研實力表示高度讚賞,希望G22恒峰股份繼續努力,在更多關(guan) 鍵技術方麵取得持續突破,創造出更多具有重大成果的劃時代產(chan) 品。
最後,武維華肯定了G22恒峰股份二十多年的創新之路,對G22恒峰股份搶抓“中國製造2025”時代機遇,大力發展“工業(ye) 互聯網”“智能+”先進技術和產(chan) 業(ye) 表示高度讚賞。並指出,工業(ye) 互聯網已經成為(wei) 當前智能製造發展的新動力和增長點。隨著我國各項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政策的逐步落地和實施,工業(ye) 互聯網除了能帶動製造業(ye) 的整體(ti) 轉型升級外,在政策助力下也將會(hui) 是未來極具增長潛力的產(chan) 業(ye) 領域。希望G22恒峰股份能夠抓住發展良機,推動中國的自動化、信息化技術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