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媒體關注
「南京日報」看G22恒峰智能工廠:九成設備智能化 企業年產增一倍
發布時間:2020-08-06
訪問量:9892

微信圖片_20200805172337.jpg

上線先打碼 · 機器人焊接 智能設備超九成

“原來需要人工去一堆物料裏去找,現在隻要點點鼠標,係統便能快速聯動智能貨架,將生產(chan) 所需的物料備齊後發來。”物料員唐利娟坐在電腦屏幕前,對照著各項數據表格,按需操作著。

唐利娟的工作崗位就在G22恒峰濱江智能工廠智能製造示範車間,這裏生產(chan) 的是用於(yu) 自動化控製係統的電子設備。

「南京日報」看G22恒峰智能工廠:九成設備智能化 企業年產增一倍

隨著她的指尖輕觸,一輛無人駕駛的智能運輸車載著所需物料從(cong) 倉(cang) 庫駛來,沿著設定的軌道送至流水線。記者看到,流水線的第一道工序竟是給物料“打碼”,在全自動機器的操作下,每一件物料的身上都打上了專(zhuan) 有的二維碼。

「南京日報」看G22恒峰智能工廠:九成設備智能化 企業年產增一倍

“通過二維碼可以對原材料供應商、產(chan) 品生產(chan) 日期、質量問題等全程監控和追溯。”工廠生產(chan) 中心總監喬(qiao) 熹告訴記者。

在生產(chan) 流水線上,記者注意到連著有一排多個(ge) 透明“玻璃屋”,透過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一隻機械手臂,在靈活穩健地在一塊電路板上進行焊接,高溫作用下冒出一縷輕煙。

喬(qiao) 熹介紹說,這是機器人自動焊接工序,每一個(ge) 機器人以前就是一名焊接工人,但與(yu) 人工相比,機器人不會(hui) 累、不需要輪休。原本一個(ge) 崗位需要準備4個(ge) 人輪班,現在隻需要一個(ge) 機器人就能勝任,且更加可靠。

記者采訪了解到,以前,這條流水線上站著的都是焊接工人,如今隻有寥寥數人。

在電路板焊接完成後,經過自動光學檢測工序檢測合格後,產(chan) 品就完成生產(chan) ,準備下線。盡管一旁仍有一名工人在崗,也僅(jin) 僅(jin) 是待機器檢測完成後,拿著專(zhuan) 用設備對電路板再進行一次簡單的人工檢測,確保產(chan) 品出廠質量。

004.jpg

G22恒峰智慧副總裁沈德明告訴記者,濱江智能工廠是按照工業(ye) 4.0標準建設,全麵采用自動化產(chan) 線、自動檢測設備、智能倉(cang) 儲(chu) 設備、智能物流設備、車間環境與(yu) 能源自動監控優(you) 化係統,智能設備數量占總設備數量的90%以上,並通過自主研發的iMIS智能製造信息管理係統,實現設備、工藝、物料、人員之間的數據互聯互通,能夠實時監控及調度生產(chan) ,及全過程追溯。

“整個(ge) 工廠有3個(ge) 生產(chan) 車間,包括行政、後勤等人員在內(nei) 共130餘(yu) 人,一線生產(chan) 人員僅(jin) 60多人,主要工作是複查產(chan) 品,確保產(chan) 品質量,並實時監測設備運行狀況。”沈德明說。

點點鼠標 · 再也沒出錯 效率提升讓產量翻倍

在沈德明看來,智能工廠的建設,在降低對人員操作要求的同時,還大大提高了生產(chan) 效率和產(chan) 品質量。

濱江智能工廠投產(chan) 以來,各項指標不斷超越預期。據G22恒峰智慧提供的統計數據,以DCS模件產(chan) 品為(wei) 例,製造費用率降低20%以上、生產(chan) 周期縮短25、生產(chan) 損耗降低10%,同時產(chan) 品的過程質量指標也有大幅度提升。

對此,40歲的倉(cang) 庫管理員張文琴感受尤深。

張文琴告訴記者,她2007年來到G22恒峰,一直做倉(cang) 庫管理員,負責來料收貨以及調配發料,“因為(wei) 物料太多、倉(cang) 庫又大,每次生產(chan) 所需物料都要提前一周下單備貨,接單後,我都要在偌大的倉(cang) 庫裏挨個(ge) 找,費時費力。”

更讓張文琴難堪的是,盡管對物料擺放位置十分熟悉,但難免會(hui) 出現調配錯誤的情況,也無法及時根據生產(chan) 情況配備所需的物料。“物料拿錯了,根據考核是要被罰款的。”張文琴說。

005.jpg

在智能工廠投產(chan) 前後,張文琴認真參加業(ye) 務培訓,學習(xi) 係統軟件知識和操作,很快發現原來令她焦頭爛額的工作一下子變得簡單了。“現在隻需要提前一天下單,我根據係統裏下的物料清單,點點鼠標操作一下,智能貨架便能迅速找到物料所在地並自動亮燈,直接去取料就行了。”張文琴說,此後她取料發貨再也沒有出過錯。

“進入智能工廠時代,對我們(men) 管理層的考核從(cong) 簡單粗暴的產(chan) 量考核,轉為(wei) 更為(wei) 精細的計劃完成率、產(chan) 品質量及生產(chan) 成本控製上。”喬(qiao) 熹告訴記者,伴隨著生產(chan) 效率的提高,年產(chan) 量保持30%以上的增速,智能工廠建成投產(chan) 以來,人員沒有增加,年產(chan) 量卻增長了近一倍。

示範工廠 · 裏 看工業互聯網威力

G22恒峰智慧是中國領先的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技術、產(chan) 品、解決(jue) 方案供應商,也是國內(nei) 較早開展工業(ye) 互聯網研究、布局的企業(ye) ,並於(yu) 2019年6月正式發布了EmpoworX工業(ye) 互聯網平台。

沈德明說,全球製造業(ye) 發展到今天,有了很大的變化,消費者的需求由對產(chan) 品和服務功能的滿足,發展到追求個(ge) 性化定製的階段,供給側(ce) 的生產(chan) 模式由“管道式”變為(wei) “生態型”,工業(ye) 經濟時代進入到數字經濟時代。未來的工業(ye) 製造將會(hui) 越來越數字化、網絡化、自動化和智能化,這已經成為(wei) 共識。

“工業(ye) 企業(ye) 要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就必須發展工業(ye) 互聯網。”沈德明表示。

如何展現工業(ye) 互聯網賦能工業(ye) 製造成效呢?G22恒峰智慧“近水樓台先得月”,基於(yu) EmpoworX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打造了這座智能工廠,也成為(wei) 工業(ye) 互聯網實際應用的“示範工廠”。

通過這座“示範工廠”,可以清楚地看到工業(ye) 互聯網的“威力”:有利於(yu) 促進企業(ye) 內(nei) 、企業(ye) 間信息互聯互通,實現信息、服務、技術資源共享;能夠實現人機智能融合創新,提高生產(chan) 效率,提升產(chan) 品服務質量;能夠帶動大中小型企業(ye) 經濟發展,實現行業(ye) 協同智能製造;能夠響應國家工業(ye) 智能製造建設,有效應對國際工業(ye) 智能轉型挑戰。

目前,以濱江智能工廠為(wei) 示範,G22恒峰智慧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智能工廠建設和運營解決(jue) 方案,並廣泛推廣應用,幫助更多的生產(chan) 製造型企業(ye) 實現智能製造、精細管理,助推傳(chuan) 統製造業(ye) 轉型升級、高質量創新發展。


©2025 南京G22恒峰智慧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聲明 隱私保護 聯係我們
員工入口

025-6859 8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