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企業新聞
中紀委網站“點讚”!G22恒峰助力我國首家燃煤發電升級智慧電廠2.0
發布時間:2021-05-24
訪問量:8409

作為(wei) 智慧電廠的提出者,G22恒峰智慧與(yu) 大唐南京發電廠合作已久。以“六大智慧模塊”,全麵覆蓋生產(chan) 運營,打造智慧電廠1.0;構建“高效能人機管理體(ti) 係”,實現清潔、安全、高效、智能生產(chan) ,升級智慧電廠2.0;完成其2號660MW超超臨(lin) 界全機組DCS、DEH係統100%自主可控改造,國內(nei) 首家,守護核心安全。雙方攜手,共同前行,見證“百年老電”的不斷創新之路。


以下內(nei) 容轉自: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作者薑永斌

“大家看到我們(men) 的煙囪冒煙,以為(wei) 其中含有有害氣體(ti) ,其實那是水蒸氣。”電力工人婁琦說。圖為(wei) 正在建設的大唐南京發電廠二期2×655MW燃氣輪機創新發展示範項目場地。

大唐南京發電廠工作人員在66萬(wan) 千瓦燃煤發電機組巡查。


在江蘇南京揚子江畔,坐落著我國曆史最久的發電廠——大唐南京發電廠,其前身是始建於(yu) 1910年的我國第一家官辦發電廠金陵電燈官廠。進入21世紀,特別是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大唐南京發電廠不斷創新求變,其超低排放技術走在行業(ye) 前列,掀開了“綠色火電”的新篇章。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末我國火電裝機容量占比為(wei) 56.6%,火電全年發電量占比為(wei) 68.5%。在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過程中,燃煤發電廠的節能減排和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yi) 。已於(yu) 2018年建成國內(nei) 首家燃煤發電“智慧電廠”的大唐南京發電廠,如今正在升級“智慧電廠”2.0版、布局綠色轉型的道路上繼續前行。記者日前來到該廠圓形煤場、集控室、“智慧電廠”展示廳現場采訪,探尋百年南電勇於(yu) 探索、敢於(yu) 爭(zheng) 先的創新密碼。


讓燒煤像燒天然氣一樣清潔

走進大唐南京發電廠,令記者感受最深的是其厚重的曆史積澱。111年前,這裏發出的電點亮了古城南京的第一盞電燈。在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jun) 渡江戰役中,電廠船員曾駕駛“京電號”接送解放大軍(jun) 橫渡長江,為(wei) 解放南京立下赫赫戰功。新中國成立後,該廠一度承擔了全省三分之一的發電任務,向各地輸送培訓了1300餘(yu) 名電力人才,被譽為(wei) “培育電業(ye) 人才的基地”。

南電人沒有躺在功勞簿上,而是很早就開始考慮降低汙染和節能降耗,成為(wei) 首批綠色電力的探索者與(yu) 實踐者。“我們(men) 在同類型機組中第一個(ge) 取消了脫硫旁路煙道建設,真正實現了脫硫設施與(yu) 主機同步調試和運行。”大唐南京發電廠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廠長王丙化告訴記者,南電搬遷擴建後,於(yu) 2011年創建了大唐集團首個(ge) 火電“示範電廠工程”,並成為(wei) 南京市第一個(ge) 榮獲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的火電項目。

在該廠集控室,屏幕上顯示的一組實時排放數據吸引了記者的注意——每標準立方米二氧化硫27.26毫克、氮氧化物23.72毫克、煙塵1.42毫克。據介紹,這樣的排放值已經達到並優(you) 於(yu) 燃氣輪機組的標準,即實現燒煤像燒天然氣一樣清潔。

“大家看到我們(men) 的煙囪冒煙,以為(wei) 其中含有有害氣體(ti) ,其實那是水蒸氣。”電力工人婁琦指著室外煙囪冒出的“白煙”說,這背後的技術可不一般。

原來,2013年原環境保護部“史上最嚴(yan) ”排放標準以及國務院“空氣國十條”出台後,南電率先調研國際最新的超低排放技術,並於(yu) 2014年4月啟動超低排放改造。婁琦說,原本需要4個(ge) 月工期的改造工程,他們(men) 利用2號機組大修契機同步實施,僅(jin) 用兩(liang) 個(ge) 月就成功完成改造,建成了大唐集團第一家和江蘇省首批“超低排放”電廠。

不僅(jin) 如此,為(wei) 響應國務院、江蘇省政府關(guan) 於(yu) 嚴(yan) 格長江沿岸汙染物排放總量控製、汙染物排放標準和清潔生產(chan) 等要求,大唐南京發電廠於(yu) 2016年先期開展“廢水零排放”項目。改造完成之後,處理後的脫硫廢水可通過噴灑係統噴灑到底渣係統,進一步提高企業(ye) 廢水複用率,實現全廠水資源的高效利用,並且杜絕了電廠外排廢水情況的發生。

安全是工業(ye) 生產(chan) 的生命線。傳(chuan) 統火電廠通常使用液氨作為(wei) 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的脫硝還原劑,但液氨是危險化學品,運輸、存儲(chu) 和使用都有諸多風險。近年來,大唐南京發電廠還將技術力量投入到液氨改尿素係統和汙泥摻燒項目中,既消除了液氨隱患,又解決(jue) 了城市汙泥處置難題。婁琦表示,相較於(yu) 土地填埋、堆肥等傳(chuan) 統汙泥處置方式,憑借高效且實現汙染物超低排放的大機組優(you) 勢進行摻燒,可實現年處理汙泥5萬(wan) 噸。


耳聰目明的智能運維管理

綠色發展要靠科技創新來支撐。在裝有大屏幕的展示廳,記者見到了南電人引以為(wei) 傲的“智慧電廠”。

三維立體(ti) 電廠、鍋爐CT、智能燃燒、遠程診斷、鍋爐四管大數據分析……在工作人員的演示下,被稱為(wei) “智慧電廠”1.0版的六大模塊悉數亮相。

大唐南京發電廠維修部主任錢玉君介紹,傳(chuan) 統的電廠安全管理大多依賴製度或管理體(ti) 係的被動式管理,而“智慧電廠”借助物聯網技術和設備監控技術,形成係統對人員位置、重點設備及敏感區域的實時提示,提高了生產(chan) 過程的可控性,減少了人工幹預。

比如,鍋爐CT係統利用氣體(ti) 分子的紅外吸收光譜特性,實時監測鍋爐溫度場分布參數,可揭開鍋爐爐膛燃燒參數測量的“盲區”。“在鍋爐爐膛出口安裝鍋爐CT,生成燃燒區域截麵二維影像圖,可以迅速獲得爐內(nei) 燃燒狀況的實時信息,包括火球是否居中、火焰溫度分布情況。”錢玉君說,這樣可以用於(yu) 指導鍋爐熱態動力場試驗和燃燒調整,實現鍋爐燃燒係統的優(you) 化運行,起到節能減排的作用。

由於(yu) 在國內(nei) 電力行業(ye) 率先完成燃煤“智慧電廠”1.0版建設,大唐南京發電廠被評為(wei) “電力企業(ye) 科技創新體(ti) 係建設先進單位”。“‘智慧電廠’可以避免人為(wei) 操作的失誤,最大限度地實現安全生產(chan) 。係統故障維護時間從(cong) 原來的36至64小時,降到了8小時以內(nei) 。”錢玉君表示,基於(yu) “智慧電廠”的技術支持,提高了鍋爐的煤種適應性和機組經濟性,減少了有害氣體(ti) 的排放,氮氧化物平均排放量降低了四分之三左右。

在王丙化看來,“智慧電廠”除了提升設備工效,更重要的是實現了從(cong) “人防”到“技防”的變革,即由經驗控製轉向精細化控製,由人工決(jue) 策變為(wei) 智慧決(jue) 策。

如今,大唐南京發電廠的數字智慧建設並未止步。以智能燃燒實時優(you) 化控製和輸煤係統智能管控等係統為(wei) 代表的“智慧電廠”2.0版正在緊張部署中,將在年內(nei) 投入使用。

緊鄰該廠自建碼頭的圓形煤場,是一個(ge) 超大的儲(chu) 煤庫,堆煤高度可達33米。錢玉君說,目前煤場裏的堆取料機還是由人來操作的,但很快將在2.0版升級時改為(wei) 無人操控。通過與(yu) 輸煤皮帶智能監控聯動,能夠遠程發現、識別現場異常情況,提升生產(chan) 效率、巡檢效率和設備異常識別率。

王丙化介紹,在“智慧電廠”2.0版建設中,5G和大數據技術不可或缺。應用高清數字攝像機、AI攝像機、紅外熱成像攝像機、巡檢機器人,可以做到無人化巡檢、智能監控和遠程操控安全生產(chan) 。此外,為(wei) 了實現工控設備自主可控,南電作為(wei) 大唐集團第一家試點,也是在全國電力行業(ye) 內(nei) 率先開展DCS(分散控製係統)自主可控項目改造,力求破解關(guan) 鍵技術“卡脖子”難題。


多種能源互補助力提前碳達峰

在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是中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yan) 承諾。隨著《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今年2月起施行,全國碳市場首個(ge) 履約周期正式啟動,碳交易作為(wei) 市場化機製在推動我國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實現中被寄予厚望。

有專(zhuan) 家認為(wei) ,進入全國碳市場後,電力企業(ye) 首先背負的是成本壓力。但通過碳交易、置換等市場化手段,在控製區域碳排放總量基礎上,也極大盤活了電力企業(ye) 減排動力,引導企業(ye) 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能源結構,推進低碳綠色發展。

“雙碳目標的提出,給電力企業(ye) 的發展帶來了更多機遇和更廣闊空間。”王丙化說,中國大唐已經建立完整的碳資產(chan) 管理體(ti) 係和相關(guan) 製度,而南電配合集團碳資產(chan) 專(zhuan) 業(ye) 公司,已做好近年來碳排放量的數據收集核算核查工作,並開展了單位熱值含碳量和氧化率等數據實測工作。

今年初,大唐集團召開2021年工作會(hui) 議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裝機超過50%,提前五年實現碳達峰。這項從(cong) 傳(chuan) 統電力企業(ye) 向綠色低碳能源企業(ye) 轉型的重點部署,在中國大唐內(nei) 部也被稱為(wei) “二次創業(ye) ”。

傳(chuan) 統燃煤機組未來將麵臨(lin) 更大的生存壓力。王丙化認為(wei) ,機組調峰進入常態化後,對電廠節能運行和調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現有機組在節能降耗方麵優(you) 化改造的潛力已十分有限,必須加速最新科技成果向生產(chan) 實際運用轉化。

如今,大唐南京發電廠已成功申報國家能源局第一批燃氣輪機創新發展示範項目並取得批複。即將建設的二期燃機項目承擔著H級燃機自主化製造的多項重大國產(chan) 化示範任務,燃機設備本土化率超過70%。此外,該廠以先進節能技術推薦目錄為(wei) 指導,正充分調研增設0號高壓加熱器、凝汽器蒸汽噴射抽真空係統、氫氣提純等行業(ye) 內(nei) 先進的節能降碳技術,進一步提高能效水平。

王丙化表示,新形勢倒逼火力發電企業(ye) 加快轉型升級,一方麵要加快向高效燃機和新能源領域的拓展,實現多種能源互補;另一方麵要探索電、熱、冷多聯供,光伏+儲(chu) 能等多種綜合能源服務模式,形成綜合能源供應商。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南電已經在研究布局屋頂光伏、廠區風電、儲(chu) 能、碳捕捉等多種能源互補項目,推進大唐南京龍潭農(nong) 光互補60MW光伏發電等項目簽約,加大進口煤采購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外貿經濟。百年南電的創新之路還在繼續。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請聯係小編刪除。本文旨分享,非商用。)


©2025 南京G22恒峰智慧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聲明 隱私保護 聯係我們
員工入口

025-6859 8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