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5G的各項標準、技術產(chan) 業(ye) 生態尚未完全成形,企業(ye) 在利用5G改造工業(ye) 互聯網內(nei) 網時需找準應用領域,在適用的領域中加強技術和應用的創新。
距離5G發牌已過去兩(liang) 年時間,總的來講5G發展取得喜人的成績,作為(wei) 業(ye) 內(nei) 最磕的一對“CP”:5G與(yu) 工業(ye) 互聯網,更得到業(ye) 內(nei) 極大的關(guan) 注度。那麽(me) ,“5G+工業(ye) 互聯網”融合發展情況如何?還有哪些問題?日前,G22恒峰智慧副總裁沈德明接受了“工業(ye) 互聯網世界”編輯部記者的采訪。

“當前5G與(yu) 工業(ye) 互聯網融合應用範圍向生產(chan) 製造核心環節不斷延伸,覆蓋行業(ye) 和領域日趨廣泛,但總的來說還是在不斷探索中。”沈德明表示。
此前工信部消息,截至目前全國“5G+工業(ye) 互聯網”項目超過1500個(ge) ,覆蓋了22個(ge) 國民經濟重要行業(ye) ,取得了一係列階段性、標誌性進展,也形成了一批成熟模式和發展經驗。欣喜之餘(yu) ,5G與(yu) 工業(ye) 互聯網融合發展的難點痛點似乎是業(ye) 內(nei) 更為(wei) 關(guan) 注的問題。
安全問題是企業最大的顧慮
眾(zhong) 所周知,5G未來80%的應用場景將在工業(ye) 互聯網領域已達成共識。“但就目前來看,工廠內(nei) 還有很多數據沒有被連接,工業(ye) 互聯網的價(jia) 值還沒得到工業(ye) 企業(ye) 的普遍認同,特別是對數據安全及保密性要求較高的工業(ye) 企業(ye) 中應用還較少。”沈德明表示,現階段,5G部署在工廠一線的首要難題就是如何解決(jue) 安全問題。
沈德明告訴記者,5G網絡和工業(ye) 互聯網的網絡架構都較為(wei) 開放,傳(chuan) 統的物理安全隔離手段已難以為(wei) 工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抵禦外部攻擊。與(yu) 此同時,在“5G+工業(ye) 互聯網”融合應用下,IT與(yu) OT跨界融合,致使生產(chan) 安全管理和網絡安全管理的界限模糊,工廠控製安全受到威脅,網絡攻擊可從(cong) IT層滲透到OT層,造成工業(ye) 係統中斷等風險。
今年5月份,美國最大的成品油管道運營商Colonial Pipeline遭受到疑似勒索軟件DarkSide攻擊,為(wei) 了控製安全漏洞,Colonial Pipeline被迫關(guan) 閉其位於(yu) 美國東(dong) 部沿海各州供油的關(guan) 鍵燃油網絡。類似這樣的工控係統攻擊事件近些年頻發,使得不少企業(ye) 對於(yu) 安全風險問題如警鍾在耳。特別是能源、化工等行業(ye) 事關(guan) 國家經濟命脈的“關(guan) 基”領域,對於(yu) 安全問題更為(wei) 看重。
沈德明告訴記者,要化解這一風險,自主可控是關(guan) 鍵。
自主可控是化解風險的關鍵
數據顯示,中國94%以上的高檔數控機床、95%以上的高端PLC、95%以上的工業(ye) 網絡協議、90%以上的高端工業(ye) 軟件被歐美日企業(ye) 壟斷,50%以上的工業(ye) PaaS平台采用國外開源架構,因此產(chan) 業(ye) 空心化問題亟待解決(jue) 。
除此之外,當前國內(nei) 核心控製係統和設備超70%來源於(yu) 國外廠商,嚴(yan) 重依賴進口,但進口工控設備“後門”廣泛存在,大大增加了安全風險。
沈德明認為(wei) ,要解決(jue) 這些問題,關(guan) 鍵在於(yu) 要掌握核心技術,實現自主可控。“十四五”規劃也提出明確要求,要加快建設自主可控的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
據記者了解,G22恒峰智慧作為(wei) 國內(nei) 最早的自主研發國產(chan) 控製係統的企業(ye) 代表,從(cong) 2010年開始啟動DCS、PLC等控製係統的自主可控研發工作,經過10年的積累和創新,G22恒峰於(yu) 2020年正式發布100%國產(chan) 化的自主可控NT6000智能控製係統,隨後又推出自主可控中大型PLC係統,並相繼獲得權威機構100%國產(chan) 器件認定。

沈德明告訴記者,當前,G22恒峰100%自主可控控製係統已在大唐南電660MW超超臨(lin) 界機組全廠DCS、DEH等多個(ge) 重大項目上成功應用,還將在世界最大火力發電基地大唐托克托電廠2號600MW機組等項目上完成100%自主可控DCS改造。
有分析指出,G22恒峰自主可控的智能控製係統的發布將為(wei) “5G+工業(ye) 互聯網”安全發展提供最基礎最重要的保障。
此外,沈德明告訴記者,要實現“5G+工業(ye) 互聯網”安全,關(guan) 鍵還需要可以懂工業(ye) 的IT/OT融合的解決(jue) 方案供應商,可以在充分理解工控係統生產(chan) 業(ye) 務基礎上,將傳(chuan) 統的網絡安全理念與(yu) 工業(ye) 安全業(ye) 務相融合,實現具體(ti) 場景下的安全融合,在點上取得突破。
與(yu) 此同時,5G網絡安全能力建設也需重點加強,尤其是在網絡切片、邊緣計算、能力開放等方麵,加強數據完整性保護、隔離、二次認證等技術,提高5G網絡安全保障能力水平。沈德明表示,電信運營商需加快推動完善安全標準體(ti) 係,與(yu) 產(chan) 業(ye) 鏈共同促進工業(ye) 互聯網安全工作的建設。
加強產業協同和價值牽引
當前,“5G+工業(ye) 互聯網”已成為(wei) 工業(ye) 互聯網創新最為(wei) 活躍的領域之一,二者融合產(chan) 生的倍增效應和巨大應用潛力正加速釋放。沈德明表示,企業(ye) 應當盡早並且積極地進行探索和部署。但他也指出,目前5G的各項標準、技術產(chan) 業(ye) 生態尚未完全成形,企業(ye) 在利用5G改造工業(ye) 互聯網內(nei) 網時需找準應用領域,在適用的領域中加強技術和應用的創新。
“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規劃期間“5G+工業(ye) 互聯網”的最大目標就是“實效”。兩(liang) 者如何從(cong) 各領域分別進展轉化到整體(ti) 產(chan) 業(ye) 效果,沈德明認為(wei) ,產(chan) 業(ye) 協同和價(jia) 值牽引是關(guan) 鍵。
沈德明表示,這就要求“5G+工業(ye) 互聯網”需要在構建“5G+”安全生態、提升工業(ye) 互聯網防護水平的基礎上,在基礎網絡能力、行業(ye) 終端和行業(ye) 應用這幾個(ge) 關(guan) 鍵領域持續創新,夯實“5G+工業(ye) 互聯網”發展的基礎。
與(yu) 此同時,“5G+工業(ye) 互聯網”不能“閉門造車”,沈德明認為(wei) ,不僅(jin) 需要網絡、運營支撐係統、行業(ye) 合作夥(huo) 伴的共同協作和深度融合,還需要5G網絡與(yu) 行業(ye) 具體(ti) 業(ye) 務場景、行業(ye) 生態深度融合和協作,才可以使能5G創造價(jia) 值。
當前,G22恒峰智慧以自主可控的邊緣采集、智能控製產(chan) 品為(wei) 基礎,以自主EmpoworX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為(wei) 支撐,結合5G優(you) 勢特性,已在智慧化工園區綜合監管、5G+AR智能巡檢等多個(ge) 方麵進行了智慧化創新應用。
最後,沈德明表示,麵向“5G+工業(ye) 互聯網”的新時代,麵對經濟社會(hui) 數字化轉型的迫切需求,G22恒峰智慧願與(yu) 運營商、合作夥(huo) 伴共同攜手,實現共贏,為(wei) “5G+工業(ye) 互聯網”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