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印發《“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ye) 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將推進工業(ye) 互聯網建設和應用,作為(wei) 重點工作。工業(ye) 互聯網發展需要政產(chan) 學研用各方協同推進,為(wei) 加快兩(liang) 化深度融合,推動工業(ye) 互聯網創新發展,融合應用走深向實。
日前,作為(wei) 產(chan) 業(ye) 鏈優(you) 秀企業(ye) 代表,G22恒峰智慧總裁助理趙永均接受《通信產(chan) 業(ye) 報社》和“工業(ye) 互聯網世界”編輯部專(zhuan) 訪,從(cong) 20多年工業(ye) 信息化智能化實踐經驗出發,探討規劃之於(yu) 企業(ye) 發展的思考。
工信部印發的《“十四五”信息化和工業(ye) 化深度融合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體(ti) 現了國家對發展工業(ye) 互聯網堅定不移的決(jue) 心,對深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製造業(ye) 融合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G22恒峰智慧總裁助理趙永均表示,《規劃》的提出意味著中國工業(ye) 互聯網逐步進入落地生根階段,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普及率將達到45%,係統解決(jue) 方案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形成平台企業(ye) 賦能、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發展新格局。
作為(wei) 製造業(ye) 大國,我國工業(ye) 互聯網發展水平與(yu) 發達國家基本同步,網絡基礎設施持續升級,標識解析體(ti) 係基本建成,平台資源配置能力顯著增強。同時我國目前有企業(ye) 大類上百、小類上萬(wan) ,產(chan) 線、業(ye) 態各不相同,生產(chan) 中的痛點、訴求也不相同,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建設中遇到的問題千差萬(wan) 別,因此,解決(jue) 方案、標準也不同。
五大問題製約:工業(ye) 互聯任重道遠
趙永均認為(wei) ,基於(yu) 上述問題,我國目前工業(ye) 互聯網發展還存在五大問題:
一是投資回報達不到預期。不少大型企業(ye) 進行了工業(ye) 互聯網的建設,但對於(yu) 一些小的企業(ye) 來講投入偏高,比如對產(chan) 線係統的數據接入需要進行傳(chuan) 輸服務改造,對於(yu) 離散設備還要加裝傳(chuan) 感器和傳(chuan) 輸標識等前期投入,而這些投入高於(yu) 回報。事實上,低成本接入才是所有工業(ye) 企業(ye) 全場景數據接入的基礎。
二是沒有探索出可複製的快速盈利模式。軟件平台型企業(ye) 需要一定用戶規模的積累,所以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的營收很難在短時間內(nei) 實現爆發式增長,資金投入大又進賬無力的話,是很難生存的。
三是數據采集的標準難以統一。工業(ye) 場景存在各種各樣的設備,每個(ge) 設備都有不同的通訊協議,如果標準不統一,就很難實現工業(ye) 互聯網的互聯互通。
四是工業(ye) 互聯網上雲(yun) 的業(ye) 務功能相對簡單,業(ye) 務關(guan) 聯和深度不夠。當下,業(ye) 界流傳(chuan) 著一種說法,稱現在絕大多數的工業(ye) 互聯網可被概括為(wei) “SCADA上雲(yun) ”,即將SCADA(數據采集與(yu) 監視控製係統)搬到雲(yun) 端,這種是工業(ye) 互聯網下物聯網的一種。而這種物聯呈現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無絕對的技術壁壘,導致客單價(jia) 越來越低,無序競爭(zheng) ,依靠銷售團隊的無限擴充來提高GMV,這一商業(ye) 模式現在已經走到了轉折點。
五是數據安全問題。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涉及到將企業(ye) 內(nei) 部產(chan) 線和企業(ye) 內(nei) 部的管理信息全部上雲(yun) 的核心數據,企業(ye) 普遍存在顧慮。一旦數據接入工業(ye) 互聯網,就存在被攻擊的風險,而一旦遭遇攻擊,就會(hui) 影響企業(ye) 的生產(chan) 過程和日常管理。這大大影響了工業(ye) 企業(ye) 上雲(yun) 的積極性。
三大建議共促:互聯生態繁榮發展
對此,趙永均給出下一步的發展建議。
一是對工業(ye) 互聯網的發展保持積極樂(le) 觀態度。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我國兩(liang) 化深度融合發展處於(yu) 走深向實的戰略機遇期,正步入深化應用、加速創新、引領變革的快速發展軌道。如,數據采集標準方麵在中國工程院的領導下,已經完成了把OPC UA的國際標準轉化成為(wei) 了中國的國家標準,OPC UA的國際標準叫IEC62541,到了中國的國家標準就是GB/T 33863。這個(ge) 標準極其重要。因為(wei) 我們(men) 全國采用的大量的工業(ye) 設備,儀(yi) 器儀(yi) 表的通訊總線,通訊協議全部是采用基於(yu) 歐美日的標準,因此我們(men) 不可能把這些設備全扔掉,我們(men) 不可能馬上就出來一個(ge) 新的標準,因此我們(men) 進行跟隨型創新,在新一代的標準麵前,我們(men) 的底氣會(hui) 更足。
二是根據自身特點,專(zhuan) 注自身領域,找到自身定位點。《規劃》重點圍繞信息化與(yu) 工業(ye) 化的深度融合來進行說明,其中說明了企業(ye) 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經營管理數字化普及率和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52.1%、68.1%和73%,五年內(nei) 分別增加6.7、13.2和11個(ge) 百分點,五年內(nei) 的增加速度非常快,這必將給企業(ye) 信息化供應商帶來較大的訂單需求。當然要從(cong) 眾(zhong) 多的企業(ye) 信息化提供商中脫穎而出,這就要求過硬的技術,能切實能給企業(ye) 關(guan) 鍵工序數據化後帶來效益。在這一過程中,我們(men) 可以專(zhuan) 注於(yu) 某一道工序、某一個(ge) 經營模塊或某一個(ge) 研發工具做細做精,也可以麵向某一個(ge) 工業(ye) 領域提供專(zhuan) 業(ye) 的解決(jue) 方案,以工業(ye) 互聯網為(wei) 目標做大做強,找到自身發展的定位點,從(cong) 而在本次工業(ye) 信息化浪潮中,脫穎而出。
三是充分釋放各方主體(ti) 活力,發揮大型企業(ye) 、龍頭企業(ye) 的標杆引領作用。打造資源富集、應用繁榮、產(chan) 業(ye) 進步、治理有序的平台化共建共享新生態,促進大中小企業(ye) 、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跨行業(ye) 跨領域融通發展。
G22恒峰智慧&工業(ye) 互聯:繼續走深做廣向實
G22恒峰智慧,從(cong) 成立之初,就秉承讓工業(ye) 充滿智慧、讓智慧創造價(jia) 值的理念,其主營產(chan) 品DCS已經做到國內(nei) 前三,在能源、石化化工、鋼鐵等方麵,具備較豐(feng) 富的底層設備開發與(yu) 交付經驗,並依托此,不斷發展自身的軟件信息化平台,不斷加大企業(ye) 的關(guan) 鍵工序、經驗管理數字化及研發設計工具的研發力度,成功推出自主研發的EmpoworX工業(ye) 互聯網。
趙永均表示,“十四五”期間,將繼續發揮自身的優(you) 勢,在產(chan) 品研發上持續加大投入,不斷豐(feng) 富擴展EmpoworX功能範圍及深度,保持EmpoworX活力,利用智能設備、5G等先進的技術,讓企業(ye) 設備數據輕鬆上雲(yun) ,並利用大數據等先進的算法,挖掘企業(ye) 數據價(jia) 值,真正為(wei) 企業(ye) 發展降本增效,給企業(ye) 帶來實實在在的價(jia)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