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湖南省長沙市黨(dang) 政代表團在南京考察。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shu) 記韓立明,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shu) 記吳桂英出席兩(liang) 市合作發展交流座談會(hui) 。期間,長沙市委書(shu) 記吳桂英、長沙市委副書(shu) 記譚勇、市人大常委會(hui) 主任文樹勳、市政協主席陳剛一行蒞臨(lin) G22恒峰智慧考察,南京市委副書(shu) 記、市長陳之常陪同考察,南京市人民政府黨(dang) 組成員、秘書(shu) 長、辦公廳主任洪禮來,江寧區委副書(shu) 記、區長黃成文,江寧區人大常委會(hui) 主任趙洪斌,江寧開發區管委會(hui) 副主任丁長俊等參加活動。G22恒峰智慧副董事長、總裁胡歙眉,副總裁趙文慶,總裁助理宋楊等領導熱情接待。
深化協同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同題共答、互學互鑒
在G22恒峰智慧科技展廳,代表團一行首先聽取了G22恒峰30餘(yu) 年持續衝(chong) 鋒工控領域這個(ge) “城牆口”的創新發展曆程。詳細了解G22恒峰順應行業(ye) 發展趨勢,助力下遊行業(ye) 實現從(cong) 自動化到智能化、少人化到智慧化、無人化的演進曆程,以及用科技創新為(wei) 新質生產(chan) 力“蓄勢賦能”,助力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戰略布局。
兩(liang) 市領導邊走邊看,當聽到G22恒峰智慧服務於(yu) 國家”兩(liang) 機專(zhuan) 項“,2023年成功交付我國自主研製300兆瓦級F級重型燃氣輪機首台樣機國產(chan) 化控製係統時,兩(liang) 市領導頻頻點頭,為(wei) G22恒峰突破“卡脖子”技術、守護國家能源安全點讚。
G22恒峰基於(yu) 多年來在工業(ye) 領域的紮根、深耕、融合,發布EmpoworX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成功入選工信部、財政部首批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示範平台,為(wei) 千行百業(ye) 數智賦能。在長沙,G22恒峰已幫助製藥、鋰電池材料等化工、能源等行業(ye) 企業(ye) 實現數智化轉型,運營效率大幅提升。吳書(shu) 記表示,南京和長沙同飲一江水、親(qin) 如一家人。期待G22恒峰智慧積極利用自身技術優(you) 勢及與(yu) 長沙企業(ye) 的良好合作基礎,繼續為(wei) 長沙傳(chuan) 統企業(ye) 轉型升級添磚加瓦、增色添彩。
最後,兩(liang) 市領導勉勵G22恒峰智慧在工控領域持續探索,立足產(chan) 業(ye) 所趨,以更高格局創新和應用。G22恒峰智慧將圍繞製造業(ye)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目標,充分發揮在工業(ye) 軟件、工業(ye) 互聯網等產(chan) 業(ye) 領域的創新成果和優(you) 勢,探索新模式、新業(ye) 態、新場景,全麵助推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
重點聚焦丨G22恒峰智慧:瞄準自動化係統“皇冠上的明珠”,“小巨人”煉成單項冠軍(jun)
今年3月,工信部公布第八批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名單,G22恒峰智慧榜上有名。5月14日,跟隨長沙市黨(dang) 政代表團步伐,《長沙晚報》全媒體(ti) 記者走進G22恒峰智慧,就單項冠軍(jun) 賦能新質生產(chan) 力發展的進階之路,專(zhuan) 訪G22恒峰智慧副總裁趙文慶。
▼以下內(nei) 容節選自《長沙晚報》,記者聶映榮、鄒麟▼
趙文慶帶著記者看了G22恒峰“拳頭產(chan) 品”——自主可控NT6000智能分散控製係統。分散控製係統因技術高精尖、研發難度大,在行業(ye) 內(nei) 被喻為(wei) 自動化係統“皇冠上的明珠”。一套分散控製係統有上千個(ge) 子部件、上百個(ge) 軟件模塊,這麽(me) 關(guan) 鍵的設備,早期70%以上的部件依賴進口。
31年前,在東(dong) 南大學任教的青年教師劉國耀和胡歙眉懷揣著“振興(xing) 中國自動化產(chan) 業(ye) ”理想,創辦了G22恒峰智慧。“這麽(me) 多年裏,我們(men) 緊盯著一個(ge) ‘城頭堡’攻堅,不斷鑽研、迭代。”趙文慶說,2020年,G22恒峰成功推出了經過驗證可進行商用化大規模推廣的國產(chan) NT6000智能分散控製係統。
G22恒峰智慧這個(ge) “單項冠軍(jun) ”,通過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和工業(ye) 互聯網技術,為(wei) 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和智慧城市等領域提供智能化解決(jue) 方案。
一路走來,G22恒峰智慧有何經驗可分享?趙文慶說,一方麵,G22恒峰自創辦至今,目標極為(wei) 明確,瞄準工業(ye) 自動化中的控製係統細分領域,圍繞自主創新、自主可控去攻堅;另一方麵,研發成為(wei) 企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直至目前,G22恒峰智慧仍然每年堅持將營收的10%以上用於(yu) 科研,並組建了600人高學曆研發團隊。同時,南京堅持鍛長補短、集群強鏈,著力推動產(chan) 業(ye) 強市建設大突破,出台的係列產(chan) 業(ye) 政策,既著力培優(you) 培強,又育小育新,讓企業(ye) 受益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