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技術交流
TDM在旋轉機械監測保護係統中的應用
發布時間:2015-01-06
訪問量:12168

摘要:  探討了TDMTSI中的應用;提出使用FPGA進行AD控製、數據采集的設計方案;描述了FPGA實現鍵相倍頻的方法,實現了信號同步采集的效果;得到了振動數據的各種分析結果。

關(guan) 鍵詞:  TDMTSI,鍵相倍頻,同步采集

1. 引言
    設備運行狀態監測與(yu) 故障診斷技術是保證設備安全運行和實現科學維護的關(guan) 鍵技術之一,該技術能有效地發現生產(chan) 係統中的事故隱患,及時排除設備故障,預防設備惡性事故,避免人身傷(shang) 亡和巨大的經濟損失[1]。
    汽輪發電機組是電廠的關(guan) 鍵設備,機組運行好壞直接關(guan) 係到電廠的生產(chan) 運行和經濟效益。各電廠都加強對機組進行監護,以達到預期維修的目的。分析機組振動狀態的監測數據,根據分析結果再確定是否需要進行檢修,從(cong) 而做到減少機組的非計劃停機次數、降低發電成本提高設備的可用率。
    TSI(旋轉機械監測保護係統:Turbine Supervisory Instrumentation)係統包括傳(chuan) 感器係統和二次儀(yi) 表,可以對機組運行啟動基本的檢測和安全保護作用;但是TSI缺少對機組振動數據的深入挖掘,如轉速、振動波形、頻譜、倍頻和相位等故障特征數據,無法提供診斷數據及相關(guan) 圖譜工具,因此需要TDM作為(wei) 補充和完善[2]。
    TDM(Turbine Diagnosis Management),是SCIYON自2012年以來自主設計、開發的在線振動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係統。主要作用在對機組運轉過程中的振動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包括:轉速、振動波形、頻譜、倍頻和相位等故障特征數據。為(wei) 專(zhuan) 業(ye) 的機組故障診斷人員提供診斷數據及相關(guan) 圖譜工具,協助機組診斷專(zhuan) 家深入分析機組轉運狀態和診斷機組運行故障,與(yu) TSI係統各司其職。
2. TDM功能及應用


                                                                                圖1 含SY3000的DCS係統結構圖
    如圖1所示,SY3000係統吸取了國內(nei) 外眾(zhong) 多汽輪機狀態監測和振動分析係統優(you) 點,其創新之處在於(yu) 將TSI與(yu) TDM集成於(yu) 同一係統框架中,並與(yu) G22恒峰最新一代DCS係統實現無縫連接,成為(wei) DCS係統中一個(ge) TSI功能子係統。SY3000係統除了可以在自身配置的工程師站完成係統組態和數據監測(TSI+TDM)功能,也可以在DCS係統中完成其TSI子係統的組態和數據監測功能。
TDM係統功能特點:
●16位采樣精度,支持最多32個(ge) 數據瞬態采集通道,最高采樣率達102.4KSPS;
●係統采用FPGA進行鍵相倍頻、AD控製采樣和數據讀取等,便於(yu) 後期的更新和係統性能的提高,硬件上更加穩定可靠;
●采用完善的係統自檢功能,通過麵板指示燈,方便了解現場信號及係統自身的故障;
●在FPGA內(nei) 部采用雙口RAM的處理方式,實現數據的數據的采集和上傳(chuan) 無縫連接;
●通過100M的Ethernet將數據傳(chuan) 給工程師站,有TSI軟件進行處理;幫助管理者對機組的運行、維護、做出正確的決(jue) 策。


                                                                                                    圖2 數據采集流程
    本產(chan) 品的數據流如圖2所示:①振動分析軟件將采樣控製信息傳(chuan) 輸給TCM;②TCM將采樣控製信息寫(xie) 入采集卡;③采集卡在數據采集完成後將數據傳(chuan) 輸給TCM;④TCM將處理後的振動數據傳(chuan) 輸給分析軟件。
3. TDM設計特點
3.1 鍵相倍頻的實現

    TDM最主要實現振動數據的同步采集,即在一個(ge) 周期內(nei) 進行N個(ge) 等間隔的數據采集。由於(yu) 汽輪機的轉動速度是變化的,因此需要對頻率變化的鍵相信號進行等間隔的倍頻。
    多項式趨勢預測模型計算較為(wei) 簡單,實時性較強,選用多項式趨勢預測模型來完成對輸入信號周期的定量預測。其趨勢預測模型為(wei) :
  
當m =1,2,3時,上述模型即為(wei) 線性模型、拋物線模型和三次多項式模型。
本設計中,m=2,即拋物線預測模型(二階多項式模型):
 
此時需要三個(ge) 最新的周期,T_2,T_3,T_4方能計算出a0,a1,a2的值,即:
   
由上式可以推出T_5的表達式:
 
 上式即為(wei) 輸入信號周期T_5的二階多項式預測公式。

 


 

                                                                                                   圖3 鍵相倍頻過程
    從(cong) 測試結果分析,產(chan) 生的分頻信號滿足等間隙采樣的要求,而且鍵相到倍頻輸出時間誤差較小,為(wei) 幾十納秒。
3.2 FPGA的控製流程
    FPGA作為(wei) ASIC領域中一種半定製電路,既解決(jue) 了定製電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編程器件門電路數有限的缺點,是當今數字係統設計的主要硬件平台,其主要特點是完全由用戶通過軟件進行配置和編程,完成特定功能,且可反複擦寫(xie) 。在修改和升級時,無需改變PCB,隻需在計算機上修改和更新程序,使硬件設計工作成為(wei) 軟件開發工作,縮短了係統設計的周期,提高了實現的靈活性並降低了成本。
 


                                                                                                     圖4 FPGA工作流程
如圖4所示,TDM中FPGA的工作流程。
4. 振動分析軟件實現
4.1 係統配置軟件


 

                                                                                      圖5 SY3000係統配置軟件
    如圖5所示為(wei) SY3000係統配置軟件,使用TDM係統時,必須在SY3000係統配置軟件中通訊槽位的上槽位配置SY3320(TDI)瞬態數據接口,並作為(wei) 配置信息進行下載。
4.2 軟件分析結果
 


                                                                                         圖6 對正餘(yu) 弦信號的采樣波形
 


                                                                                   圖7 機組的軸振、瓦振值

 

                                                                                        圖8 極坐標下的軸心軌跡
 


                                                                                                 圖9 頻譜級聯圖
    如圖6-9所示,通過信號發生器產(chan) 生正餘(yu) 弦信號作為(wei) 鍵相輸入,8個(ge) 鍵相周期並通過1024倍頻後通過AD轉換後采集上來的數據波形。可以看出,通過FPGA可以實現對鍵相信號(汽輪機的轉速)進行等間隔的倍頻,實現同步采集並恢複出原始信號波形。
    TDM將采集的數據上傳(chuan) 給TCM(通訊控製器),TCM通過Ethernet再將轉換結果上傳(chuan) 至上位機振動分析軟件,對相應的數據進行分析,如FFT,監測數據包括轉速、振動波形、頻譜、倍頻的幅值和相位等故障特征數據;可以提供比較豐(feng) 富的專(zhuan) 業(ye) 診斷圖譜(頻譜圖、軸心軌跡、BODE圖等),對監測結果提供較為(wei) 直觀的分析。如圖7、圖8和圖9所示,分別為(wei) 機組的軸振瓦振值、極坐標下的軸心軌跡、頻譜級聯圖。
5. 結論
    本文介紹了TSI係統中TDM的設計及實現,運用FPGA進行鍵相等間隔倍頻的方法,控製2片16位精度200KSPS的AD7606,實現數據的同步采集,並將數據進行振動分析。通過TDM+TSI,能夠第一時間捕捉和完整保留機組有效的的診斷數據;更強大的起停機數據采集和分析,變負荷、變工況監測;同時監測振動數據和工藝量數據,提供工藝量與(yu) 振動的相關(guan) 分析功能;同時監測汽輪發電機組及關(guan) 鍵輔機,為(wei) 發電設備提供更全麵的保護;完全向下兼容TDM,更穩定可靠、提供更豐(feng) 富的圖譜分析手段。

參考文獻
[1]  張亮. 汽輪機TSI係統的原理及應用[J]. 東(dong) 北電力技術, 2011(2)
[2]  SY3000旋轉機械在線監測保護係統產(chan) 品使用 手冊(ce) ,G22恒峰自動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3

 

©2025 南京G22恒峰智慧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聲明 隱私保護 聯係我們
員工入口

025-6859 8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