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分析工業(ye) 控製係統中現場設備集成與(yu) 係統集成的現狀,研究了FDT技術特點,提出了FDT技術應用到NT6000分散控製係統的多總線集成方案,並將EDDL融合到FDT中開發通用設備DTM,實現了對現場設備的組態、診斷等統一管理。
關(guan) 鍵字:現場總線;設備集成;FDT/DTM;EDDL;NT6000
1 引言
在過程自動化中,控製係統通常由不同廠商提供的總線設備組成,這些設備與(yu) 現場總線相連,不同廠商的設備之間不可互操作,且存在多種總線並存的情況。雖然設備廠商提供專(zhuan) 有的配置管理工具對現場設備進行參數等的配置,但工程人員不得不熟悉多種應用工具和考慮不同的總線通信等問題,使得配置工作變得複雜且費時。另外,現場設備集成過程中的設備互操作、版本管理和平台兼容性等問題,也給工業(ye) 控製係統的集成帶來極大的不便,因此市場上迫切需要一種統一的操作平台來獲取設備的豐(feng) 富信息,實現對不同廠商的現場設備的集成配置、標定、調試和故障診斷,從(cong) 而維持工業(ye) 控製的一致性和設備互操作的便利性。
目前主要的設備集成技術有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EDDL(Electronic Device Description Language)、FDT(Field DeviceTool)等。FDT是基於(yu) 軟件組件的開發思想和基於(yu) C/S的架構實現設備集成,與(yu) 其它集成技術相比,FDT對多總線網絡和設備的支持有其特別之處,它在軟件組件和硬件組件的聯合中引用了“即插即用”的原理,使用了嵌套通信和網絡拓撲等技術。但是FDT在集成時也存在一些困難,例如某些設備廠商隻提供EDD文件,沒有DTM組件。
本文針對上述情況,將FDT技術應用到NT6000分散控製係統(DCS),提出了一種基於(yu) FDT技術的多總線集成管理方案,並將EDDL融合到FDT中開發通用設備DTM,實現對現場設備的組態、診斷等管理。
2 FDT技術簡介
FDT是現場設備與(yu) 控製係統或資產(chan) 管理工具之間進行數據交換的一種標準化的接口規範。FDT技術包括三個(ge) 要素:框架應用程序(Frame Application),設備DTM(Device Tool Manager)以及通訊DTM[1]。①框架應用程序提供DTM的實時運行環境,通過FDT接口與(yu) DTM進行通信,它可以是現場設備的參數設置和組態工具、工程工具或資產(chan) 管理工具,且對所有通信協議都是開放的。②設備DTM是描述現場設備的軟件組件,通常由設備製造商隨同設備一起提供。每個(ge) DTM對應一個(ge) 設備,它包含了設備的所有數據、功能和執行規則,如設備結構、設備通信能力、內(nei) 部相互依賴關(guan) 係以及人機接口結構,並提供獲取設備參數、配置、操作、問題診斷等功能。③通信DTM,提供一個(ge) 標準化的通信應用進程接口(API),以連接設備供應商的DTM和主機係統的特定驅動器,處理PC機到現場網絡接口卡的通信。
3 基於FDT的設備管理係統的設計
3.1 總體設計
NT6000係統是由南京G22恒峰公司自主研發的分散控製係統,以E-BUS(冗餘(yu) I/O總線)為(wei) 基礎,同時可以支持HART、MODBUS、PROFIBUS等多種現場總線協議。為(wei) 滿足NT6000係統設備生命周期管理(工程、調試、運行、維護和高級診斷階段)的需要,將FDT技術應用到NT6000係統中,設計了基於(yu) FDT框架的智能設備管理係統(SyncAMS),係統結構如圖1所示。
圖1SyncAMS智能設備管理係統總體(ti) 結構
係統結構主要分為(wei) 三層:1)設備層,NT6000係統的控製單元和現場總線設備。控製單元是NT6000係統的控製器和IO模件;現場設備由多總線協議的設備組成。2)工廠車間層,包括工程師站、SyncAMS服務器、數據服務器和SyncAMS客戶端。他們(men) 之間通過E-NET冗餘(yu) 網絡相連,並且連接到DPU控製器。SyncAMS通訊服務器一般綁定安裝在NT6000係統網絡上,與(yu) 控製器有著直接的物理通信鏈路,通常情況下直接安裝於(yu) 現場工程師站;負責與(yu) 現場設備之間數據交互,以及與(yu) 數據服務器的交互。數據服務器儲(chu) 存與(yu) 設備儀(yi) 表相關(guan) 的數據和運行操作記錄。SyncAMS客戶端是對設備儀(yi) 表的應用操作。3)企業(ye) 管理層,即SIS/MIS應用係統,通過OPC Client連接OPC Server,從(cong) 而訪問數據。
設備管理的工作流程:客戶端解析用戶的業(ye) 務要求(DTM用戶界麵組件調用),由工業(ye) 以太網和接口機以請求/響應命令傳(chuan) 遞給SyncAMS服務器,服務器調製解調上位機命令(DTM業(ye) 務邏輯組件調用),將命令由E-BUS總線發送到控製器和I/O模件,再經過現場總線到現場設備。現場設備收到上位機的命令後,通過自身的智能處理將響應信息返回並送入數據服務器的數據庫。
3.2 功能模塊
SyncAMS係統通過接口進行數據交互和數據共享,所有的數據存儲(chu) 在數據緩衝(chong) 區和數據庫中,上層的應用操作直接從(cong) 數據庫管理模塊獲取數據進行集中顯示和操作。其功能結構設計如圖2所示,主要分為(wei) 數據采集模塊、數據庫管理模塊和應用模塊。
圖2係統功能結構圖
(1) 數據采集模塊:完成與(yu) 現場設備的通信任務,包括通訊DTM和網關(guan) DTM,運行DTM的業(ye) 務邏輯模塊,采集設備相關(guan) 數據,並存放到數據緩衝(chong) 區或數據庫中。通訊DTM主要調用NT6000係統接口實現與(yu) DPU控製器通訊,采用冗餘(yu) 通訊策略,當主用設備的鏈路故障時,自動采集備用設備的數據。由於(yu) 現場總線設備由多種總線連接到網關(guan) 模件,故網關(guan) DTM在通訊時需要做多總線協議的轉換,將設備DTM中的HART、PROFIBUS、MODUS協議的數據統一轉換為(wei) HART協議格式的數據,再傳(chuan) 遞給通訊DTM實現與(yu) DPU控製器的E-BUS通訊,如圖3所示。
圖3網關(guan) DTM嵌套數據通訊
DTM的每個(ge) 通信請求被包裝為(wei) Job形式傳(chuan) 送,使用JobHandler對象創建和執行這些Jobs(上線、離線、傳(chuan) 輸、掃描)。
(2) 數據庫管理模塊:負責記錄設備的通信數據(組態參數、診斷狀態、過程監控數據等),以及用戶的操作配置記錄,為(wei) 其他應用模塊實現數據的共享訪問。FDT框架程序通過DTM接口(如圖4)IDtmOnlineDisgnosis、IDtmDiagnosis實現了對設備診斷功能,通過接口IDtmSingleDataAccess實現對設備特定參數及其數據類型、值、狀態信息以及語義(yi) 信息的獲取,通過IFdtBulkData接口實現DTM數據的存儲(chu) 。
圖4 DTM接口
數據庫管理模塊還提供數據緩存服務和OPC服務接口。數據緩存服務為(wei) 其它客戶端提供數據源,當多個(ge) 客戶端並發通訊時,對同一設備同一命令的數據可以直接從(cong) 緩存區中取數據,以減少通訊負荷。OPC服務接口為(wei) SIS/MIS應用係統的數據共享和通訊提供接口。
(3) 應用模塊:主要是FDT框架自身工程管理和調用DTM用戶界麵組件,分為(wei) 以下幾個(ge) 部分:
① DTM庫管理:從(cong) 注冊(ce) 表中掃描DTM組件,並保存到工程數據庫中;
② 網絡拓撲:組建NT6000係統包含的控製單元和現場設備的網絡結構;
③ 日誌追蹤:記錄對設備所做的操作,並根據信息種類和操作的進行分類管理顯示;
④ 參數配置:設備參數化,從(cong) 設備上傳(chuan) 參數到應用軟件,或將設定參數下載到設備;
⑤ 設備標定:檢測設備準確度,確定設備的靜態特性指標,消除係統誤差;
⑥ 過程監控:對設備某些重要參數進行實時監控,分析其運行狀態,比如曲線繪製;
⑦ 設備診斷:檢測設備的故障狀態,並給出故障提示。
3.3 EDDL與FDT的結合
EDDL是一種不依賴於(yu) 係統平台的基於(yu) ASCII格式的電子設備描述語言,定義(yi) 了現場總線設備的變量、結構和功能,它由EDD文件和EDD解釋程序組成[3]。在FDT技術中,用戶通過FDT框架程序訪問DTM,從(cong) 而實現對現場設備的組態、診斷等任務,但現場設備種類多,而且有些廠商隻提供了EDD文件,沒有DTM組件,這為(wei) 係統集成帶來了困難。如果在DTM中實現一個(ge) 訪問設備描述文件的接口,並嵌入EDD解釋程序,通過EDD解釋程序解釋現場設備的EDD文件,以實現對現場設備的配置、標定和診斷(如圖5)。
圖5通用DTM結構
通用DTM的業(ye) 務邏輯模塊在IdtmBaseCallback回調時調用EDD解釋器讀取EDD文件,並生成FDT識別的XML格式的設備描述文件;用戶界麵模塊在頁麵布局時讀取XML設備描述文件,根據XML數據,動態生成在線參數、離線參數、觀測、診斷和標定等頁麵,以對設備進行監測管理,進一步達到控製設備的目的。
4 基於FDT的設備管理係統的實現
本係統使用了德國M&M公司的fdtCONTAINER component和dtmManager組件開發包結合VS2010集成開發環境開發了SyncAMS框架程序和DTM組件(通訊DTM、DPU網關(guan) DTM、模件網關(guan) DTM和通用設備DTM)。
框架程序以開發包的RuntimeFrame核心組件為(wei) 基礎,擴展開發了DB Adapter2.0模塊、Event Log Recorder模塊、FDT Visual Controls模塊、Help Doc模塊和主程序。
(1) DB Adapter2.0模塊是數據服務模塊,實現了IDBAdapter2接口,提供訪問持久化數據,如DTM組件、DTM目錄、工程、網絡拓撲等讀寫(xie) 操作;
(2) Event Log Recorder模塊實現了ILogEventListener回調接口,可以捕捉RuntimeFrame核心模塊產(chan) 生的事件信息和錯誤日誌;
(3) FDT Visual Controls模塊是GUI控件和類的集合,主要有DTM目錄控件、網絡視圖控件、工程視圖控件、DTM功能菜單控件、ActiveX窗口等;
(4) Help Doc模塊用於(yu) 顯示各個(ge) 功能塊的操作幫助,便於(yu) 用戶理解和使用。
(5) 主程序整合了以上幾種程序集模塊,擁有標準的菜單欄、工具欄、導航欄、文檔區、數據欄、狀態欄等組織結構,並借助通用的界麵停靠控件WeifenLuo.WinFormsUI.Docking實現了豐(feng) 富的停靠效果,主界麵如圖6所示。
圖6SyncAMS客戶端框架
DTM組件開發包提供了DTM Project向導和DTM GUI Project向導,一個(ge) 完整的DTM組件需要由這兩(liang) 個(ge) 工程生成的DLL文件合並而成,前者是DTM的業(ye) 務邏輯,後者表示DTM的界麵操作。CDTMBase類是DTM開發的基礎服務類,所有FDT Functions由該類委托實現,通過IDTMNotification和IContainerServices的C++接口提供訪問框架應用程序的方法;聲明了IDTMBaseCallback接口的回調函數,開發時需要重寫(xie) 這些回調函數,以完成相應的調用功能。而GUI工程,以CDemoView類為(wei) 該ATL組件的核心類,該類繼承了FDT100.DLL的接口IPersistStreamInitImpl、IPersistStorageImpl和類CFdtActiveXImpl,並實現了UpdateUI接口刷新用戶界麵。
5 結束語
本文將FDT技術應用到NT6000係統中設計了多總線集成的現場設備管理係統,對係統進行了總體(ti) 設計和功能模塊劃分,並結合EDDL技術開發了通用DTM。係統使用了羅斯蒙特Hart壓力變送器、川儀(yi) Hart執行機構、西門子Profibus壓力變送器、ABB-Profibus壓力變送器、Modbus設備等多種總線設備進行測試,該係統擁有良好的開放體(ti) 係結構、互操作性和較強的故障診斷能力,解決(jue) 了工業(ye) 控製係統多總線並存、設備互操作和統一管理問題,提高了設備運行的可靠性、利用率及壽命,同時又能降低了設備的維護和運行費用。
隨著總線設備日趨完善化、複雜化和自動化,現代化的設備管理與(yu) 維護技術將會(hui) 得到迅速發展和廣泛應用,而工廠管理層也將會(hui) 越來越重視維護和運行費用。可以斷言,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nei) ,該技術應用將逐漸得以普及,並發揮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蔡忠勇. FDT/DTM 技術——工業(ye) 網絡技術新的製高點[J].儀(yi) 器儀(yi) 表標準化與(yu) 計量.2007,(4):19-23.
[2] 華鎔. FDT2.0的功能(1)[J].中國儀(yi) 器儀(yi) 表,2013(12):61-65.
[3] 包偉(wei) 華,陸妹.EDDL 和FDT 技術的研究及實現[J].儀(yi) 器儀(yi) 表標準化與(yu) 計量,2010,( 1) : 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