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技術交流
G22恒峰慧聯製造平台——中國版工業IOT與大數據融合應用探路者
發布時間:2015-09-18
訪問量:12456

一、背景

國務院近期印發《中國製造2025》戰略規劃,使得當下“工業(ye) 4.0”,“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製造業(ye) ”概念席卷國內(nei) 製造業(ye) ,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從(cong) 業(ye) 者心潮澎拜,資本市場也是“未動先熱”。但值得注意的是,與(yu) 德國、美國、日本等技術領先的製造業(ye) 大國相比,國內(nei) 製造業(ye) 企業(ye) 普遍存在著技術短板,在關(guan) 鍵零組件研發、工業(ye) 級係統軟件開發等方麵與(yu) 世界先進水平仍然有較大差距。此外,我國整體(ti) 的經濟結構也與(yu) 這些國家不同,勞動密集型企業(ye) 、中小微企業(ye) 數量大、占比高,信息化程度低,在大力發展先進製造的同時,如何保證這些企業(ye) 成功觸“網”,是產(chan) 業(ye) 內(nei) 相關(guan) 從(cong) 業(ye) 者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因此G22恒峰股份認為(wei) “路漫漫其修遠兮”,中國製造2025下一步該怎麽(me) 走,“互聯網+製造業(ye) ”如何推進,實際上均沒有確切的定論以及路線圖,摸索與(yu) 探路將成為(wei) 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從(cong) 業(ye) 者短期內(nei) 主要的工作內(nei) 容。


二、平台簡介

G22恒峰股份作為(wei) 國內(nei) 領先的整體(ti) 數字化企業(ye) 平台解決(jue) 方案提供商,深耕工業(ye) 自動化與(yu) 信息化產(chan) 業(ye) 逾二十載,服務於(yu) 流程工業(ye) 與(yu) 離散製造兩(liang) 大行業(ye) ,將“智能製造、工業(ye) 大數據、綠色製造”作為(wei) 戰略發展主軸,圍繞工業(ye) 4.0進行戰略布局,通過自主創新結合技術引進掌握了多項業(ye) 內(nei) 領先的核心技術,如控製係統、實時數據庫、物聯網、雲(yun) 計算、電機驅動、運動控製、機器視覺、三維數字成像等一批核心技術能力,在企業(ye) 經營決(jue) 策層、控製層和設備執行層均有完善的產(chan) 品鏈與(yu) 解決(jue) 方案。


針對於(yu) “中國製造2025”以及“互聯網+製造業(ye) ”,G22恒峰股份基於(yu) 對行業(ye) 發展的前瞻性判斷並結合公司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率先推出了“慧連製造平台”解決(jue) 方案,方案核心為(wei) 研發-製造-物流軟件平台,以之作為(wei) 本地和雲(yun) 端的軟件基礎,對整個(ge) 生產(chan) 流程進行雲(yun) 化和再造。方案包括三個(ge) 部分,一是製程質量管理,二是遠端服務管理,三是預測維護。

製程質量管理:對生產(chan) 全過程中所有的車間、流水線、作業(ye) 區、機器設備實時監控;操作界麵把各環節的表現指標和容忍度可視化,並對可能出現的波動提前預警。工作人員可以直觀地感受到整個(ge) 流程是否順暢,及早對表現不正常生產(chan) 環節進行糾正。

遠端服務管理:這一係統允許機器的製造者在遠端控製產(chan) 品,幫助客戶解決(jue) 在機器裝配、使用中遇到的問題。例如工作人員可以在辦公室裏,對在工廠其他角落的設備進行功能測試、參數設置、數據接入、錯誤排查、故障解除等工作。大幅縮減設備交割、安裝、售後維修的工作量。


預測維護:基於(yu) G22恒峰的IOT產(chan) 品,廠家可以通過裝在產(chan) 品上的傳(chuan) 感器實時掌握其工作狀態,並對可能出現的檢修維護做準確預測,減少用戶停產(chan) 檢修的次數。


慧聯製造平台主要麵向國內(nei) 眾(zhong) 多的離散製造業(ye) 企業(ye) ,製造的形式包含了小批量多品種,大批量小品種,甚至是一些定製化,寄希望利用該平台幫助製造企業(ye) 在未來新產(chan) 品投放市場的速度能夠加快,其次希望工廠的信息化應用成本能夠下降。


三、市場推廣

在市場推廣方麵,G22恒峰把內(nei) 置IOT功能的硬件終端出售給設備製造商,硬件終端幫助客戶的機器設備實現自動化。之後,設備製造商把裝有G22恒峰硬件終端的機器設備出售給生產(chan) 工廠,生產(chan) 工廠在使用裝有G22恒峰硬件終端的機器在生產(chan) 時,機器的實時生產(chan) 數據源源不斷的通過工業(ye) 物聯網上傳(chuan) 至G22恒峰的慧聯製造平台,如此,G22恒峰的慧聯製造平台就有了海量的生產(chan) 大數據。不過,數據單單存起來是沒有意義(yi) 的,它還必須被分析才能產(chan) 生價(jia) 值,之後慧聯製造平台通過分析引擎對數據進行挖掘處理,能夠分析由數學模型產(chan) 生的數據,形成監控管理統計界麵,通過手機APP應用以及固定網址(給生產(chan) 工廠客戶特定的賬號以便其登陸查看的方式)進行反向推送,客戶在手機上以及電腦上看到的管理數據就是客戶工廠裏麵那幾十台乃至上百台機器實時的生產(chan) 管理數據,以及機器運行情況的監控診斷。這項信息化的服務早期半年內(nei) 通過免費的方式進行推廣,以此降低這些製造業(ye) 業(ye) 主的首次信息化軟件嚐鮮的門檻,將原先需要花幾十萬(wan) 到上百萬(wan) 才能享受的服務現在實現零成本。之後通過半年的免費試用,讓製造業(ye) 業(ye) 主感受信息化服務給客戶工廠帶來的價(jia) 值,之後進行定期收費,同時定製化的增值軟件服務再額外收費,由此實現盈利。


同時開放信息化管理界麵給設備製造商,設備製造商可以通過管理界麵查看他們(men) 生產(chan) 的機器設備在現場的實時使用情況,做到預測性維護,過濾無效的售後服務,提高服務效率。同時也可以幫助設備製造商對於(yu) 其客戶的資信狀況進行有效地管控。就此,G22恒峰慧聯製造平台即形成了“G22恒峰-設備製造商-生產(chan) 工廠”三方的工業(ye) 閉環生態係統。


四、商業(ye) 模式

待某一離散製造行業(ye) 的生產(chan) 管理大數據形成之後,G22恒峰將進行平台化運營模式的進行運行,屆時可以通過兩(liang) 種模式進行運營:


模式一:例如在數控領域,設想成立一個(ge) 客戶服務中心,用戶使用了G22恒峰的慧聯製造平台服務,將超越傳(chuan) 統的服務概念,突破空間和時間的限製。設想通過G22恒峰的慧聯製造平台,結合G22恒峰自身的工廠自動化管理軟件實時診斷客戶的機床狀態、操作過程,在擁有權限的情況下實時優(you) 化機床參數、解決(jue) 故障。如果有疑難問題難以在線解決(jue) ,客戶也隻需要按下“故障”按鈕,機床故障將實時通過遠程監控係統傳(chuan) 到G22恒峰慧聯製造平台,後台服務中心再自動將問題轉發到相應售後人員的手機上,無縫連接、隨時解決(jue) 。一般的加工廠在接到一個(ge) 訂單時,其客戶都會(hui) 有一個(ge) 樣品給工廠畫圖複製,更進一步,工廠不需要自己的設計人員編製零件加工程序,其隻需要將此樣品發至G22恒峰慧聯製造平台,後台服務中心有專(zhuan) 業(ye) 的服務團隊負責零件加工程序編製,將快速編製出適合某一數控係統的零件程序交付客戶使用。至此,製造工廠根本不需要聘用任何機床維護和零件程序編製技術人員,直接降低了客戶的人力和維護成本,所有一切皆通過G22恒峰慧聯製造平台完成,客戶隻需按照會(hui) 員月付費的模式即可享受前述所有的服務。這就是將傳(chuan) 統製造業(ye) 模式提檔到網絡製造模式,實現製造業(ye) 服務化。


模式二:G22恒峰慧聯製造平台卡位M端之後,將與(yu) 設備製造商合作搭建C2M虛擬工廠柔性製造平台,根據機器閑置產(chan) 能情況,利用類似於(yu) 物流行業(ye) “車-貨”匹配的原理,進行訂單匹配。例如針對包裝行業(ye) 、離心機行業(ye) 、注塑機行業(ye) 、擠出機行業(ye) 等行業(ye) ,G22恒峰聯合該行業(ye) 的龍頭企業(ye) ,基於(yu) G22恒峰慧聯製造平台,聯合其開發某個(ge) 行業(ye) 的供需互聯網平台。如果能將這些龍頭企業(ye) 的龐大客戶資源利用起來,通過某種措施使客戶願意將這幾十萬(wan) 台機械設備接入G22恒峰慧聯製造平台,由此將形成一個(ge) 遍布全國各地虛擬工廠。由於(yu) 經濟環境欠佳,有理由可以相信將有一半的客戶工廠不能滿負荷運轉,至少較大比例的客戶處於(yu) 虧(kui) 損邊緣。試想,如果有一個(ge) 網站,需求端類似於(yu) 阿裏巴巴的網站,遍布於(yu) 全國的客戶需求隻需要掛在我們(men) 網站上,通過網站分析需求端所處的地理位置,然後再通過G22恒峰慧聯製造平台尋找需求端最近的最閑置的加工廠為(wei) 其配套,由於(yu) 物流成本和時間成本(工廠空閑),相信雙方撮合的價(jia) 格絕對是最低價(jia) 格。簡單的看,這些客戶組成了一個(ge) 個(ge) 虛擬的加工廠,直到有一天,需求方相信通過此網站確實可以找到最便宜的加工成本,將會(hui) 有源源不斷的訂單掛上網站,屆時話語權將會(hui) 越來越大,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盈利:

(1)收取適當的訂單介紹費;

(2)客戶依賴於(yu) G22恒峰網站的訂單,進而依賴G22恒峰的自動化硬件終端,產(chan) 品的銷量增加,實現盈利。

(3)客戶依賴G22恒峰網站的訂單,但需求方和工廠都需要擔保,G22恒峰收取雙方交易保證金,存量資金巨大,利息收入可觀。


此外,待慧聯製造平台有了足夠的在線用戶與(yu) 海量生產(chan) 大數據之後,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知曉每家製造企業(ye) 的生產(chan) 情況,進而了解其經營狀況,由此可以作為(wei) 企業(ye) 信用等級評判標準,提供給相關(guan) 征信係統,實現另一種盈利模式。

五、結語

目前,沒有一家企業(ye) 可以說自己已經達到了工業(ye) 4.0或者說已經是智慧工廠了。G22恒峰股份認為(wei) 高端裝備固然重要,但通過工業(ye) IOT達到製造現場資源優(you) 化配給,利用網絡高速實時傳(chuan) 輸生產(chan) 設備數據到雲(yun) 端服務器中的,通過模型算法與(yu) 分析引擎,用計算機決(jue) 定生產(chan) 路徑。可以有理由相信,有大數據了,利用計算機大數據分層技術加統計學數據分析技術,製造效率會(hui) 提高,產(chan) 品質量會(hui) 提高生產(chan) 成本會(hui) 降低,其本質就是互聯網進工業(ye) ,也就是生產(chan) 資源在雲(yun) 端的整合。從(cong) 前述的內(nei) 容中可以看出,G22恒峰推出的慧聯製造平台已經具備了“工業(ye) 4.0”的一些關(guan) 鍵基礎,如製程質量管理已經具備了工廠內(nei) 信息實時互聯等智慧工廠的基本要素,遠端服務管理、預測維修,都是基於(yu) IOT物聯網產(chan) 生的價(jia) 值鏈延伸。由此而實現的工業(ye) IOT與(yu) 大數據的融合實施路徑無疑將成為(wei) 中國版工業(ye) 4.0與(yu) 中國製造2025戰略落地的摸索者與(yu) 探路者。

©2025 南京G22恒峰智慧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法律聲明 隱私保護 聯係我們
員工入口

025-6859 8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