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07
添翼鋼鐵智造!G22恒峰智慧入選2022年鋼鐵行業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推薦目錄
近期,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發布《2022年鋼鐵行業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智能裝備類項目》評審結果,G22恒峰智慧自主研發的“板卷無人行車及庫區調度係統”成功入選該推薦目錄。該項評選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鋼鐵行業智能製造聯盟發起,致力於推動自動化、5G、人工智能等先進共性技術在鋼鐵行業的應用,發展壯大智能製造服務支撐體係,著力樹立一批標杆案例,培育一批智能製造係統集成服務商隊伍。此次入選,既是對G22恒峰智慧“板卷無人行車及庫區調度係統”應用效果的充分肯定,更是對G22恒峰智慧助力鋼鐵行業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高度認可。板卷無人行車及庫區調度係統G22恒峰智慧板卷無人行車及庫區調度係統采用高精度定位、變頻控製、… -
2022/06/02
無人值守自動計量,G22恒峰助力白銀熱電燃料“智”管理
無人化作為近年來各行業轉型的高頻熱詞,以無人值守為核心延伸出諸多應用場景。在電力行業,對燃料入廠、稱重等環節進行“無人化”改造,是實現燃料全流程智能化管控的重要一環。近期,G22恒峰智慧成功中標靖煤集團“白銀熱電全流程計量無人值守項目”,繼“白銀熱電中水深度處理DCS項目”後再度攜手,以燃料管控平台為基礎,規劃實現燃料“兩進一出”全流程跟蹤管理。靖煤集團白銀熱電有限公司是甘肅靖遠煤電股份有限公司與甘肅省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負責建設並經營白銀熱電聯產項目 2×350MW 熱電聯產項目。白銀熱電聯產工程項目是國家重點支持和發展的產業項目,也是甘肅省“十二五”能源發展規劃重點… -
2022/05/26
解鎖“智慧工地”,G22恒峰助力蘇能錫電「百萬機組」工程築牢數智“地基”!
隨著數字化潛能在電力行業的深度釋放,電力企業智能化、集約化轉型逐步深入。在電力工程基建期,打造全景化的“智慧工地”正成為轉型標配。近期,G22恒峰成功中標蘇能(錫林郭勒)發電有限公司烏拉蓋2×1000MW高效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智能工程及智慧工地係統項目。繼中標該工程基建MIS係統後,G22恒峰與蘇能錫電再度攜手,為後續一體化的智慧電廠建設築牢數智“地基”。蘇能(錫林郭勒)發電有限公司於2021年2月注冊成立,公司位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烏拉蓋管理區,是“江蘇能源烏拉蓋2×1000MW超超臨界燃煤發電項目”的建設和運營單位。公司承建的百萬褐煤發電項目,由徐礦股份公司出資,總投資額72.6億元。該項目是蘇蒙… -
2022/05/23
全過程全要素全覆蓋!G22恒峰智慧助力山東危化企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
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安全生產深度融合,構建現代化、智能化的安全生產生態體係,是化工行業突破發展瓶頸、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2020年10月,工信部、應急管理部出台《“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計劃(2021-2023年)》;2021年4月,應急管理部出台《“工業互聯網+危化安全生產”試點建設方案》;2021年9月,山東應急管理局《全省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與應用工作方案(2021-2022年)》。山東作為化工大省,率先響應國家行動,發布《魯應急[2021]107號文》,要求截止2022年9月底前,按照“管控風險、急用先行、成熟一批、推廣一批”的原則,建設完善全省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係統,在危險化學品企業推廣… -
2022/05/19
解放雙手“神操作”,G22恒峰助力敬業鋼鐵“無人化”智造升級!
近期,G22恒峰智慧成功中標河北敬業鋼鐵有限公司1780熱軋成品庫無人行車項目。該項目既是敬業鋼鐵首個“無人化”改造項目,也是G22恒峰智慧在無人化解決方案中首次運用工業無線WIFI+5G 雙網絡通訊,將實現更高速、更穩定的智造新體驗!河北敬業鋼鐵有限公司隸屬於敬業集團有限公司,是敬業集團的支柱企業,屬高新技術企業。敬業集團以鋼鐵為主業,全國500強企業名列106位,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40位。2017年入選工信部第一批綠色工廠,榮膺“鋼鐵行業改革開放40周年功勳企業”、“2017京津冀最具影響責任品牌”“鋼鐵企業A級競爭力特強企業”。聚焦“雙碳”目標與智造轉型,敬業鋼鐵持續探索綠色低碳、效益領先的發展新路… -
2022/05/18
競逐“數智”新賽道丨G22恒峰智慧入選江寧區製造業“智改數轉”優秀服務商
5月13日下午,由南京市工信局指導,江寧開發區和江寧區工信局聯合主辦的“智改數轉”賦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隆重召開,江寧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張會祺、市工信局副局長唐永實等出席會議,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劉群、黨工委委員李超傑以及市區工信局、江寧開發區相關部門負責同誌參加活動。G22恒峰作為“智改數轉”優秀服務商受邀出席並發表主題演講。江蘇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製造強國戰略重要論述、網絡強國重要思想,製定了《江蘇省製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通過三年的努力,全省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顯著壯大,製造業綜合實力顯著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