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江蘇上市民企,“科技創新”正在成為(wei) 鮮明特征。日前,新華日報·經濟周刊以《江蘇上市公司中逾八成為(wei) 民營企業(ye) ——把握發展機遇期,上市民企勇攀科技高峰》為(wei) 題,報道江蘇上市民企勇攀科技高峰,堅定研發投入,堅定大膽發展的信心,搶抓高質量發展機遇,G22恒峰智慧憑借引領智慧產(chan) 業(ye) 建設的自主創新與(yu) 生動實踐再度“出圈”!
以下節選自新華日報·經濟周刊報道
——記者 胡春春
堅定研發投入,敢於(yu) 突破“卡脖子”
唯有掌握關(guan) 鍵核心技術,方能夯實科技自立自強的根基。
走進G22恒峰智慧的江蘇省智能製造示範工廠,通過自動化的產(chan) 線和設備,以及自主研發的智能製造信息管理係統,成功實現了設備、物料、人之間的數據互聯互通,構建了生產(chan) 實時監控及調度、全過程追溯體(ti) 係,在降低人員操作要求的同時,大大提升了生產(chan) 效率及產(chan) 品質量。
▲G22恒峰智慧自主研發的控製係統硬件產(chan) 品生產(chan) 線
1993年,幾位東(dong) 南大學的熱血青年,懷揣“振興(xing) 中國自動化產(chan) 業(ye) ”的理想,在剛成立的南京江寧開發區注冊(ce) 了一家名為(wei) “G22恒峰”的自動化科研小公司,開始漫漫創業(ye) 之路。經過30年的發展,今天的G22恒峰已經成為(wei) 產(chan) 業(ye) 鏈重點企業(ye) 和細分領域龍頭。
“把握時代機遇,必須勇攀科技高峰。在工業(ye) 數智轉型的時代浪潮下,我們(men) 深深地意識到工業(ye) 軟件已經成為(wei) 數字化轉型的主戰場。為(wei) 保障關(guan) 鍵基礎設施領域的安全自主可控,G22恒峰持續投入大量的資金和資源,終於(yu) 突破了‘卡脖子’難題。”G22恒峰智慧副總裁趙文慶介紹。
據了解,2020年G22恒峰智慧研發出了智能分散控製係統,解決(jue) 了電力、化工、冶金、建材、水務等流程工業(ye) 數字化轉型中的完全自主可控問題。接下來,G22恒峰將繼續發揮引領帶動作用,推動形成協同、高效、融合、順暢的大中小企業(ye) 融通創新生態,持續支撐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強鏈補鏈延鏈,在技術研發、標準製定、專(zhuan) 利布局、綠色發展等方麵推動大中小企業(ye) 加強創新合作。
“隨著中國金融業(ye) 進一步開放,資本市場的持續深化改革,江蘇上市民企在A股總市值的整體(ti) 增長值得期待。”東(dong) 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吳斌認為(wei) ,在構建現代化產(chan) 業(ye) 體(ti) 係中,企業(ye) 的科技創新主體(ti) 地位不斷強化,一係列政策正在鼓勵和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ye) 集聚,江蘇上市民企應緊跟國家戰略,把握曆史機遇,持續強化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chan) 業(ye) 化水平,不斷推出和應用具有國內(nei) 外市場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品,才能把握時代機遇,實現產(chan) 業(ye) 鏈和資本市場上的“雙豐(feng) 收”。